速豹新闻网张世博 徐宪玉潍坊报道:2019年12月,经文化和旅游部验收评审,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更名公布为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5年来,保护区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系列部署,积极推进以四融四态为导向、以八大体系建设为举措的保护区建设实践,逐渐形成了个性鲜明并富有成效的保护区建设模式,在项目保护、生态培育、设施建设、制度制定、机制形成、非遗系统性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保护区建设基本情况
资源管理形成体系
四级名录不断完善。保护区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项、省级99项、市级427项、县级1757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9名(新增6名进入第六批公示名单)、省级90名、市级436名、县级2049名。平台建设规模发展。保护区获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7个;全市建成规范化非遗项目传习所285个、非遗传承示范基地14个、非遗校园教育传承实践基地29个和非遗综合性传承中心30处、主题非遗空间一处、非遗专题博物馆10所。生态环境得到优化。现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4处,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4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处,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1处,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点23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7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3个,非遗特色村落社区63个。
制度管理产生效能
潍坊市政府先后颁布出台了《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办法》《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方案(2020-2024年)》及《潍坊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条例》等法律规章。市文化和旅游局分别制定了《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考核办法》《潍坊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推进非遗传承人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办法》《潍坊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职业化教育方案》《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资金管理办法》等规范文件,为保护区高质量建设发展提供了保障。
品牌建设彰显亮点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成果显著。近年来潍坊市先后荣膺“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和“国际和平城市”称号,成为我国唯一拥有以上“两都一市”称号的城市,为非遗出海搭建了交流传播平台。非遗品牌活动精彩纷呈。2020、2021年画传承大会、2023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年画进万家·幸福中国年”2024年春节系列活动、“河和之契:2023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暨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论坛相继在潍坊举办。文展会、国际风筝会、世界好手艺交流推广大会为非遗传承弘扬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特色活动项目频获奖项。“潍坊年画振兴的新实践”等7个项目连续六届获评“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创新奖”。“九千绣花女培训工程助力精准扶贫”等工作,连续九届十次荣获“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非遗回乡 百姓迎来物质精神双“富裕”》《非遗传承看潍坊样本》被作为经验推广。非遗理论研究成果丰硕。《潍坊年画创作人才培养》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潍坊学院潍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2家高校获评山东省非遗研究基地,《潍水流域民间文化艺术的多元化交融研究》2项课题入选国家级非遗课题,潍坊医学院非遗课程案例获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改革优秀案例一等奖,潍坊聋哑学校“非遗手工艺项目职业教育实践案例”获2018全国“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潍坊非遗课程被评为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和山东省社区教育优秀课程。
保护区建设特色工作
保护区坚持以求实创新的态度进行规划建设,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务实的工作实践,形成了个性鲜明并富有成效的保护区建设“1465”工作路径,即围绕一个目标、坚持四个融入、实施六大工程、强化五大保障。通过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下的新时代非遗系统性保护实践,推动保护区建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以四个融入为导航,推动保护区建设系统化发展
主动融入当代民众生活。通过各种媒体不断加大非遗传播力度,增进非遗保护社会共识。通过手工艺赋能等生活化传承活动,提高民众文化自觉,形成人人了解非遗、爱护非遗、传承非遗的良好氛围;通过传承人示范带头和市场杠杆效应,培养民众参与热情,壮大传承人队伍,解决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消极现象;发展乡村手工艺合作社,建设非遗合作组织100余个,发展风筝、年画等各类传统工艺企业和家庭作坊近2000家;推动非遗融入社区治理,培育非遗特色产业村17个,非遗特色旅游村32个,非遗研学特色村11个,受益民众超过20万人。主动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开展非遗主题的群众性活动,将传统舞蹈、戏剧、曲艺、音乐、武术和民间工艺表演送到群众身边,在公共文艺培训中融入非遗表演艺术和手工技艺培训。通过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展示潍坊地域文化,提供非遗通俗读物,使非遗为民所用,全民共享。主动融入城乡旅游发展。挖掘非遗项目旅游潜力,利用非遗资源发展旅游业态。创意开发“多彩民艺、秀美山村、寻古探幽、渔盐耕读”四条非遗特色的体验式旅游线路,推出十笏园非遗空间、杨家埠民俗大观园、聂家庄泥塑村等40余个非遗沉浸式体验景区、景点,来自北大附中、101中学等学校的上百万学子来保护区体验学习,年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主动融入文创产业。依托歌尔集团等本土企业的研发实力和蓝色光标等“外来和尚”的先进理念,畅通高溢价设计端、打造全要素流通链,构建个性化、品质化的非遗文创产品体系。引入抖音、快手等多媒体传播矩阵,实现线下与网上销售、私人订制等新营销手段协同共振。组织举办“潍坊好手艺”文创产品大赛、“世界好手艺交流推广大会”和特色文创产品提升工程等活动,提升非遗产品衍生能力和创意水平,推出“潍坊市礼”产品200多种。在高等院校设立非遗产业学院、非遗文创产品研发中心,提升“潍坊非遗”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能力。
以六大工程为抓手,力促保护区目标高质量完成
实施非遗传习工程。通过评先树优和经费扶持,激励非遗带头人为乡村启智扶志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构筑阶梯式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手工艺传承人职业化发展。实施校园非遗教育传承“薪火工程”,编著保护区少儿非遗系列课程,建设产学研教育基地、组织寻根研学之旅主题活动,构建多元化、多层次非遗传承体系。实施非遗“两创”工程。组织实施市域特色文创产品提升行动,开发市礼产品200多种;联合传承人、院校、文创公司设计研发非遗文创产品,“年画新生”系列服装荣获2020山东非遗 旅游文创大赛非遗创意衍生设计类一等奖;潍坊“香薰虎”在2021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荣获健康主题金奖,“五虎临门小夜灯”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风筝、年画、嵌银漆器等数十项非遗项目文创礼品面世,弥补了过去“寻礼难”的尴尬局面,增强了非遗市场美誉度和传承新动能。实施非遗传播工程。通过潍坊国际风筝会、文展会等节会平台,增强非遗传播能量,拉动非遗产品市场经济;建立非遗直播基地,开设“抖一点世界好手艺”直播间,组织非遗传人抖音直播培训班,推进非遗传播立体化发展。举办全国年画传承发展大会、“河和之契:2023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暨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论坛、“潍坊好手艺”文创产品大赛、非遗购物节和美食节等特色活动,发散节会品牌效应,增强民众文化自豪感,营造保护区文化氛围。实施非遗社区建设工程。在30个古村落和非遗项目原发地社区率先推进非遗社区建设项目,通过“四融四态”建设理念与工作措施,强化非遗与民众生活的血脉关系,拉近非遗与公共服务的依托关系,增强非遗与社区经济的杠杆关系,搞好非遗与社区民生的服务关系,从生态上优化生存环境,从活态上推进文化认同,从业态上激活创造能力,从常态上展现建设成效,使非遗社区化发展成为具有示范性和可复制性的新型样板。实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筑牢传习平台,让潍坊手艺强起来、传下去;坚持以销为靶搭建联营平台,把潍坊手艺做起来、卖出去;坚持以文为魂拓展文旅平台,让潍坊手艺美起来、火下去;坚持以新为帆延展传播平台,让潍坊手艺响起来、走出去。让乡村因“非遗”更美,让村民因“手艺”致富。截至目前,全市发展风筝、年画等各类传统工艺企业和家庭作坊近2000家,年产值达206.7亿元,帮助10万多农村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实施“非遗出海”工程。通过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和东亚文化之都两个国际交流平台,实施“潍坊好手艺”世界行计划,推动非遗出海,讲好中国故事潍坊篇章。风筝、古琴、年画、花毽等非遗项目先后应邀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展演。“齐鲁古风地 最忆是潍州”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东京受到欢迎,国内外100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
以五项措施作保障,为保护区发展保驾护航
抓组织领导。在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建立起法制化、常态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了非遗保护传承和保护区各项建设任务落实。抓政策法规。颁布实施《潍坊市文物保护条例》《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规章。抓机构队伍。组建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全面负责保护区非遗保护和项目建设工作。抓资金投入。建立国家、地方政府、民营企业和个人多元互补的资金投入机制,确保非遗规划落地实施。抓学术研究。组织申报《潍水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等国家级、省级重点课题20多项,编辑出版《潍坊文化简史》《潍水风物》等100多部专业论著和《守望精神家园》《传承》等200多部丛书,为保护区建设提供了学术支撑。
保护区建设工作体会
实践体会到,先进的建设理念是保护区建设的导航器,是保护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之所以取得一定成效,有赖于在建设实践中遵循了非遗生存发展规律,形成了因时而进的“四融四态”建设理念,将其称之为非遗大餐中的“四四席”。所谓“四四席”一是在保护区建设中牢固树立非遗融入当代生活方式、融入公共文化服务、融入文化创意产业、融入城乡文化旅游的“四融”理念。二是在规划建设中大力培育有利于非遗成长的生态,有利于非遗强身的业态,有利于非遗传承的活态,有力于非遗传播的常态的“四态”环境。避免非遗保护和保护区建设中概念化、形式化、虚假化的现象产生,从而把发展路径走窄走偏。三是推行非遗“四在”工作方式,营造非遗在社区、在校园、在民众、在生活的文化氛围与社会景象。四是在保护区建设中关注新时代非遗传承弘扬的“四度要素”,即非遗传承发展中的城乡生活新温度、艺术成果新高度、市场拓展新热度和文旅发展新角度。“四四席”理念的树立,观照了非遗与民众生活的鱼水关系,非遗与公共服务的依托关系,非遗与社会经济的杠杆关系,非遗与城乡民生的服务关系。形成了以生态优化非遗环境、以活态推进文化认同、以业态激活创造能力、以常态展现传播成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从而对于开辟保护区建设路径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使用价值。
下一步,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将虚心学习先进经验,在文旅部的领导和指导下,深入开展新时代非遗传承弘扬探索实践,为建设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成果突出、工作一流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