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潍坊市审批服务局以打造温馨舒适的“城市会客厅”为目标,深耕“改革”“服务”两大主业,“全链条·金牌”审批服务品牌深入人心,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提升。
优化提升服务展现新形象。用心解决办事群众停车难题,将市政务服务大厅门前及附近车位免费向办事群众开放,办事群众停车难、停车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深入开展“微笑服务献真情·高效审批暖人心”活动,推广“招手迎、笑相问、双手接、快速办、礼貌指、提醒递、目相送”服务礼仪“七步法”,窗口工作人员的礼仪形象和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常态化开展大厅“洗脸运动”,每周一检一评一通报,推动大厅实现亮化、绿化、美化,为企业群众提供干净整洁的办事环境。
“一窗受理”改革取得新进展。推动不动产、车管所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市直47个部门(单位)、1202项事项已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大厅事项“一窗通办率”达100%。开展“三型达标”创建活动,推动基层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并推进实现标准化,推出首批镇村政务服务事项207项,建立镇村网上站点1562个,在县、镇街、村居分别布设自助服务终端596台、657台、458台,方便群众就近办事。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跑出新速度。聚焦工程建设项目早开工快落地,创新推行“开工直通车”审批服务模式,审批时间压缩25%,全流程审批时间控制在80个工作日内,比省定要求快20个工作日、比国家要求快40个工作日。推行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170多个项目开工时间平均提前约2个月。针对简易低风险项目,推行开工手续、过程监管、联合验收三个“一次办好”,审批时间不超过12个工作日,办理时限压减40%。推行新供地项目“交地即拿证”、产业项目“验收即拿证”、新交房房地产项目“交房即拿证”,200多个项目直接受益,惠及群众5300余户。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新活力。聚焦企业开办注销全生命周期,实施企业开办“1001”改革、“一业一证”改革,企业开办实现“一件事、零见面、零成本、一小时好”,50个行业实现“一证准营”。上线智能信息填报辅助系统,申请人填报信息时间由30-35分钟缩减到3-5分钟。
“简政放权”激发审批服务新效能。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取消10项事项审批,相关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即可开展经营;8项事项审批改备案,企业提交备案材料即可当场办理手续;15项事项实现“即申即拿证”;87项事项审批环节压减25%以上,材料压减128份,办理时限在国家、省要求基础上再压减40%。
“零见面”审批服务改革提供办事新便利。聚焦投资项目、工程建设、市政交通等重点领域,组建“零见面”审批服务队伍,打造了用户远程“点”、政府线上“接”、大厅即时“办”、邮政双向“送”的全链条“零见面”审批服务新模式。省内率先上线政务服务“智慧云图”,整合线上、线下、掌上三个办事渠道,集成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站点)、事项、自助服务终端等政务服务资源,让企业群众“随时、随地、随需、随行” 享受到集约高效便捷政务服务。
“一件事一次好”改革满足企业群众新需求。聚焦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围绕企业开办、准营、运营、退出等阶段,个人出生、教育、工作、养老等阶段,筛选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大、关联度强、办理频率高的事项,优化办理流程,精简申报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减少办理环节,推行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企业开办、产妇不出院完成新生儿落地、参保缴费等171项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好”。
群众满意度回访中心创新评价新机制。建成启用全省首个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回访中心,从人社、公积金等8个办件数量多的窗口抽调审批人员,组建专业回访队伍,对所有办事群众、办理事项开展全量即时回访,对收集的意见建议,即时转至窗口单位,限期5个工作日整改到位,并向办事企业群众进行反馈,将整改情况纳入窗口考核,形成评价、整改、反馈、监督、考核全流程闭环评价机制。2021年11月,回访中心正式启用,回访中心启用以来,累计回访近10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75条,整改满意率100%。
“全员志愿爱满大厅”搭建服务新模式。开展全员志愿爱满大厅活动,设立帮办代办专区,建立“帮办代办 志愿者”工作机制,实行“入厅分流—楼层接力—区域帮办—温馨送出”闭环式服务,为企业群众提供大厅服务全过程、项目服务全流程、预约延时全天候、联动服务全覆盖的“四全”帮办代办服务。截至目前,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全程暖心服务3000余次,为831个项目提供帮办代办服务1760余次,解决各类问题1580余个,审批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
“互联网 公共资源交易”推动实现新突破。落户省内首家远程异地评标“示范评标室”,入场项目全部实现“不见面云开标”,交易效率提速60%以上;创新推行电子保函替代保证金服务,减少企业担保资金占用2.03亿元;协助中小微企业完成在线融资5200余万元。今年以来,共完成交易项目3073 项,交易总金额533.98亿元,节约财政资金11.33亿元。(记者 于大龙 胡伟)